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局面,2023年10月14日,金融学院和吉林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联合承办,科研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乡村振兴财政金融政策运行与评价实验室、税务学院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协办的“2023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在我校成功举办。
会议邀请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经济大学、澳门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参会。会前童猛校长接见了部分专家并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我校党委书记孙杰光、副校长马秀颖、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赵惠敏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金融学院、税务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部分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赵惠敏教授主持,副校长马秀颖在开幕式上致辞。马秀颖代表学校对莅临大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希望通过各位专家学者在不同领域的交流、分享,集中智慧集思广益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会议第一阶段的主旨演讲由赵惠敏教授主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银行与金融系主任Jun-Koo Kang教授分析了股东活动对家族企业的影响,探讨股东活动的有效性、家族企业内部纪律审查的重要性以及家族目标在家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金融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欧阳资生教授通过分析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全面阐释了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中金融开放的促进作用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为我国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建议。俄罗斯圣彼得堡经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Andrey Prutskikh教授线上参会,他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和俄罗斯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并从资源、人口、地缘政治、生态气候等方面对俄罗斯今后的发展任务给出具体建议。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龙耀教授指出,数字信贷显著提高了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水平,发挥了正规信贷的垫脚石作用,应当重视农户金融教育、信用意识培养和信用体系建立,为数字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培养“数据”土壤,打破数据壁垒,提高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数字可及性。
会议第二阶段的主旨演讲由王丽颖教授主持。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德勇教授就地方政府如何用好各类金融资源问题展开深入论述,从国内外及不同区域间金融业态差异提出我国地方政府在管好用好金融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改变理念、顶层设计、引进新业态等角度为解决地方金融发展困境提供参考。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吕康银教授从劳动经济学视角系统展示了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共同富裕间的理论关系,认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制度环境等措施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的共同富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科研副院长常鑫教授通过绿色发展视角阐述了环境政策的严格性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研究发现严格的环境政策能够有效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基于市场的技术政策比基于非市场的政策更有效。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卓雄副教授考察了人工智能与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重点从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信息保护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变革。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达教授就“从金融视角解读历史变迁”、“理解中国发展的’金融短板’”、“中国如何推动下一轮金融开放”三方面问题针对以金融开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论述。吉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祝国平教授强调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匹配的视角研究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重要性,认为随着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进程,以及新兴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金融供求关系有自我匹配的倾向,提出了构建适应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农业金融服务、新兴城镇化金融服务和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会议闭幕式由金融学院院长王丽颖主持。王丽颖代表会议的承办方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及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主题分享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达成了众多共识。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更为我们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启示。
本次学术会议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速的背景下,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召开的一次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国内外专家学者报告观点聚焦前沿,问题分析扎实全面,既有理论上的高屋建瓴,又有基于实践的深入思考,必将为吉林省的经济转型、全面振兴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学院电话:84539360 84539366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